象棋是我國古代最富于智慧的發明之一。除了給蕓蕓眾生提供娛樂消遣方式,它的獨特魅力還體現在蘊涵于楚河漢界中的濃厚文化底蘊、窮其一生也研究不透的棋道。
象棋的游戲規則并不復雜,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行為規范:“將”前前后后不出九宮之門、“士”亦步亦趨,“象”飛田、“車”行線、“馬”走日,“炮”打隔山子、“卒”子勇往直前。正因為各棋子角色清晰、職責明確,弈棋之士方能得心應手地調兵遣將。棋盤小天地,天地大棋盤。職場如棋場,任何組織都有它的將士相、車馬炮,有它的車前卒,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何嘗不是一盤棋?對于組織而言,要明白哪個職位是將,哪些職位是士與相,哪些是車馬炮,哪些是小卒子?將士相、車馬炮還有小卒子各自的職責是什么,擔任這類角色需要哪些資格條件,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這些是定崗的問題。還要了解組織中誰能掌帥印,誰是貼心士,誰是輔佐相,誰來驅車策馬與駕炮,誰去修路搭橋做先行者?組織內部沒有合適的人選怎么辦?是招兵買馬,還是閉門造車?這些是定員的問題。
棋子各就各位,戰場的號角也才剛剛吹響。高明的弈棋士不會胸無丘壑、沙場亂點兵,而會事先布好局、排好陣,這是人力資源規劃研究的范疇。棋勢變幻無常,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備槍備糧。沒有規劃,可能到了彈盡糧絕還渾然不覺;沒有規劃,棋子不知天涯何方,歸鄉何期;沒有規劃,任何組織都難以走遠。
弈棋之道在于對棋勢的把握。寧失一子,不失一先;為了棋勢,城池可失,兵馬可棄。為了戰略目標的實現,不必在乎某些戰術的得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如此,任何個人和團隊不能為了追求個人績效和團隊績效而不顧組織績效;不能為了個人和團隊的短期績效而傷害了組織的長期績效。對于組織而言,追求組織整體的、長遠的績效才是管理正道;對于個人而言,要明白一個簡單道理,個人和小團隊重要,但重要不過組織。弈棋之道在于綜合運用各類棋子的特性,發揮各子的優勢。長車直驅,固然氣勢如虹,但如果缺少其他棋子的輔助,照樣會空手而還。雙炮將、連環馬、馬后炮、并排卒,說的就是如何進行能力互補,群策群力取得勝利。組織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要重視整合力量、團隊合作,特別是現在商業的競爭環境日益復雜,靠單槍匹馬定乾坤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弈棋之道在于及時為各類棋子提供力量支持,排除障礙。馬別前蹄,相眼被塞,炮無駕,車道堵,都是影響兵力發揮的不可忽視的現象。要及時提供支持和幫助,棋子才不至于落單,威力才不至于打折。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亦如此,我們有很多優秀的員工,他們能力超凡,他們斗志激昂,然而我們習慣看著他們孤軍奮戰,看著他們演繹著獨角戲,也看慣了他們的孤星淚。其實,只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一些人手支持,幫助他們消除行動的障礙,那么他們回報于組織的將是頻頻戰績。
象棋注重守。弈棋之道更多的是守而不是攻。守有兩層含義,一是守住自家的后院,別前方捷報頻傳,后院著火;二是守住戰績,守住輝煌,別像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組織管理也是如此。我們看慣了流星雨,看倦了彗星淚。我們有太多的企業,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多企業片面追求市場占有率,追求收入和利潤,無暇顧及內部的管理,特別是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營的高增長態勢常常掩蓋了人力資源管理的諸多問題;一旦增長放慢,問題立馬凸現,此時悔改往往為時已晚。很多企業熱衷于英雄主義式的攻城略地,橫跨大江南北好不風光,但常常是攻一城池、失一城池,活脫脫的一場場名人秀,這往往是管理不善帶來的。
象棋的游戲規則很簡單,棋道卻博大精深。人力資源管理之道亦然。要知道,理論總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多年來,我一直希望借助象棋這一道具談談自己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粗淺認識,然而寫作的沖動并不代表寫作的能力,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言:“開得出菜單并不等于擺得成酒席,要不然,誰都可以馬上稱為善做菜的名廚師又兼大請客的闊東道主了”。
(責任編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