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芬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說: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墨子 說: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
墨子 說: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賞,量功而分祿。
墨子 說: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墨子 說: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墨子 說: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遂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
墨子 說:無,不必待有。說在有無。
墨子 說: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
墨子 說: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
墨子 說: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
墨子說: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責任編輯:瀟湘夜雨)